JOURNALISM
- 新聞 · 資訊 -
|
市場前景廣闊 國產盾構機產業發展仍存挑戰提起盾構機,人們或許會感到有些陌生。其實它的“本領”可大著呢,是一個挖掘隧道的“大力士”。 盾構機的前面是一個圓形的刀盤,刀盤上有很多刀片,主要分為滾刀和切刀。工作時,盾構機在千斤頂的推動下,旋轉刀片向前掘進,以掘開各種地層。盾構機的圓柱體組件殼體,對挖掘出的隧洞 起臨時支撐作用,然后進行排土、襯砌、壁后灌漿作業。 近年來,隨著我國城市軌道交通、城際高速公路和鐵路、水利工程、過江隧道等項目的建設和發展,盾構機的市場需求也不斷增大,吸引了國內外眾多企業競逐。 這個市場不能拱手讓人。如果現階段不把盾構機做大做強,今后可能就沒機會了。 前景廣闊 盾構機集機、電、液、傳感、信息技術于一體,可在不影響地面現狀的前提條件下完成隧道掘進施工全過程,可以大幅提高施工效率和安全性,并降低施工的成本,在今天的地下隧道掘進工程中已 不可或缺。 近年來,隨著我國城鎮化步伐的加快,盾構機也迎來更廣闊的市場前景。 以軌道交通為例,截至2016年底,我國擬新建92條線路,總長度2677公里,總投資10734億元。到2020年,我國將有36個城市擁有地鐵,總里程將超過6000公里,投資將達4萬億元。 此外,在公路鐵路隧道、過江跨海隧道和水電工程隧道的建設中,盾構機也將發揮重要的作用。 我國盾構機應該抓住機遇,做大做強。我國企業的施工能力強,有比較優勢,因此,盾構機做大做強后,還可以在其他金磚國家獲得更多的市場機會。 發展仍存挑戰 十年前,我國盾構機市場一直被國外品牌壟斷。“十五”和“十一五”期間,在科技部“863”、“973”計劃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和國家發展改革委的“國家重大技術裝備計劃”的支持下,我國 盾構裝備的自主設計制造及產業化取得了長足的進展。 隨著市場規模的擴大和本土企業在技術、生產、施工、服務等方面能力的提高,國產盾構機所占國內市場的比例已從之前的空白上升至60%~70%。 產品方面,目前市場需求比較大的是直徑12米以下的盾構機,已經可以實現國產化,和國外品牌分庭抗禮的競爭中已占有明顯優勢,并開始小批量出口國外。 與此同時,我國盾構機的發展還存在著諸多挑戰。楊華盾構機里有三大關鍵基礎部件,分別是大排量液壓泵、大直徑軸承和低速大扭矩減速器,這些關鍵部件的自主研發、生產和現場考核,我國還 需進一步努力。 此外,我國在超大直徑和超小直徑的盾構機方面,也需要進一步突破。 超大直徑的盾構機多用于跨江隧道的修建。石家莊鐵這類盾構機我國的用量比較少,特殊的局部技術也有待提高。 超小型直徑的盾構機主要用于城市公共管網的建設。郭京波告訴記者,這類盾構機由于直徑較小,很難人為操作,因此對盾構機的可靠性和自動化程度的要求也比較特殊。 此外,國產盾構機如何滿足高埋深、高水壓條件下的安全作業要求,也需要進一步研究。 |